走入人群的古典樂

 

這段音樂的設計方式很有趣
讓人有驚奇的感覺^^

當古典帶入人群
不再是舞台上距離的表演
引起的共鳴和感動是多更多的

 

 


網路資料介紹~

交響曲第九號交響曲

《第九號交響曲》是歷史上最高成就的神品!!「合唱交響曲」的奇蹟已成為作曲家、音樂家們公認無法超越的極至經典!!經歷了一生的苦難、衝擊,通過歷練之後,在晚年時期對生命的領悟與哲學思考,《第九號交響曲》是貝多芬畢生的藝術菁華。在「合唱」之後,在也聽不到幅度這麼寬廣,如此富有包容性與生命力的作品。這部曠世奇作,是對指揮最艱澀困難的挑戰,也是作曲者、指揮者、演奏者功力的嚴苛關卡。 貝多芬創作第九號交響曲[合唱]的靈感,是來自於德國詩人席勒(Fredrich Schiller)的作品《歡樂頌》(An die Freude),貝多芬年輕的時候就很喜歡席勒的詩,也一直想著要把它加入自己的音樂中,在1822年開始譜寫第九號交響樂曲時終於將他的心願融入其中,不同的是他在最後第四樂章人聲合唱引述[歡樂頌]時還是有稍加修改了一些詩篇內容,但仍不影響整體面貌。
這首樂曲所代表意義同時也就是代表著貝多芬的一生際遇;在晚年不幸耳聾(1816),並且生活窮困,同時為了姪兒的監護權,訴訟案不斷,在這麼多惱人的事情多重打擊下,貝多芬寫出的第九號交響曲實際上也是對生命困苦的一種挑戰,敘述著戰勝艱難的人生,並向美好新世界邁進。這部高難度的作品,對貝多芬在世當時樂團成員而言是相當嚴峻的考驗,在演出前的排練過程中,有不少段落演奏或演唱起來都有相當難度,甚至有人因此要求貝多芬更動原創,以降低表現上的難度。但是貝多芬絕對不更動任何一個音符。
182457「合唱」在維也納凱倫特納托爾劇院舉行首演。貝多芬親自指揮,當整部作品演奏完畢,現場爆出瘋狂的歡呼、掌聲,聽眾的臉上是激動的淚水,人群朝向舞台蜂擁推擠……。背對群眾的貝多芬,聽不到這一切,他靜靜地站在指揮台上,直到樂團女聲樂手卡洛淋‧溫加爾扶持著貝多芬轉身,他才親眼見到全體的觀眾全都起立歡呼叫好!
如此澎湃激動的場面:歡聲雷動持續不已,近乎瘋狂的場面,一再激動的沸騰!!此時此刻的貝多芬淚流滿面……。
《第九號交響曲》是貝多芬生涯最後一部交響曲,也是他藝術創作的巔頂。再多的形容詞都不能道盡「合唱」的偉大與傳奇。後世的音樂家對於這部絕世經典,只能說是「宇宙間永難超越的巔峰」。

資料來源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cen00424908;http://www3.ouk.edu.tw/wester/composer/Beethoven.htm

 

 

 

比才的阿萊城姑娘** 許多人都聽說過這位阿萊城姑娘的大名,可惜卻很難找到她的芳蹤。這部作品是比才的最佳傑作之一,可與不朽的歌劇「卡門」相互輝映。此曲原作出自法國文豪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1897)的同名戲劇,比才根據他的劇本,寫下了廿七首音樂片段。其中有的僅數分鐘,有的加入混聲合唱,換句話說,就是戲劇音樂。坊間曾見過敘述比才這齣「阿萊城姑娘」原為歌劇,因年代久遠而失傳的說法是不正確的。義大利作曲家奇列亞(Francesco Cilea,1866~1950)曾根據同樣的劇本寫下了「阿萊城姑娘」的歌劇版本,著名的男高音詠嘆調「費德利可的悲歎」,就是出自奇列亞的版本。不過此版比比才的晚了廿年,日後有機會再為大家介紹。 從作曲的時間來看,就可以知道其實比才也擁有傲人的音樂天賦。他從1872年的三月開始作曲,到該年的十月首演,一共只不過用了七個月的時間。比才使用了小編制的管弦樂隊,總共不超過卅人。合唱部份用風琴伴奏,首演時是由比才躲在幕後親自彈奏風琴部份為合唱團伴奏。可惜此劇一上演即惹來非議,在惡評的攻擊下草草演出了十五次便被迫輟演。「阿萊城姑娘」真正受到歡迎,是在十三年後的1885年重新演出,此時比才已經逝世十年了。直到今天,比才的「卡門」組曲與「阿萊城姑娘」組曲已經成為許多人曾經聽過又說不出口的名曲,也是古典樂迷的重要入門曲目之一。 ~悲情故事 某日,費德列在阿萊城的街道上邂逅的一位美麗的女子,就此一見鍾情,難以忘懷,並計畫與她私訂終生。他的母親知道了這回事,覺得既荒謬又可笑,遂要求他與青梅竹馬的薇薇成婚,藉此忘記對這位不知名的阿萊城姑娘的愛情。費德列為了家庭和諧,於是答應了這樁婚事。訂婚當日,在鄰近看守牧場的密第法歐前來道賀,不經意說出阿萊城姑娘是他的情人,即將在該晚私奔。費德列聽後,忌妒與悲憤湧上心頭,在不可遏抑的激動下,就爬上穀倉的高塔跳樓自殺了。 劇情的安排上,由於完全引用都德的劇情發展,因此從頭到尾,真正的女主角阿萊城姑娘都未曾上場。在今天看來固然是相當高明的戲劇手法,但在一百多年前的巴黎觀眾可不這麼認為;他們不能接受一齣沒有女主角的戲劇演出。這也就成為「阿萊城姑娘」首演失敗的主要原因。組曲版本分為兩種,所謂的第一組曲,是比才於首演後不久便親自挑選出來的四段管弦樂曲,並將樂譜改編給大型管弦樂團使用。第二組曲則出自比才的密友桂勞(Ernest Guiraud,1837~1892),他是巴黎國立音樂學院的作曲學教授。第二組曲中最富盛名的那首由長笛主奏的小步舞曲,是桂勞由比才的歌劇「貝城佳麗」(La Jolie fille de Perth)挪用過來的。不過第一組曲與第二組曲之間並無重複,所以不會造成聆聽上的困擾。雖然全曲版首演失敗,不過在全曲版演出之後的一個月所推出的組曲卻大受歡迎,在「卡門」尚未出現之前,「阿萊城姑娘」組曲是比才最受歡迎的作品。 參考資料 http://www.naxos.com; http://cdhi.audionet.com.tw/new%20verison/%A5j%A8%E5%B0g/%A6W%A6%B1%B9%CF%AE%D1%C0%5D/%A8%E4%A5L/%A8%E4%A5L3.htm

 

 

"波烈露Bolero舞曲"是舞曲形式的一種,就像"波蘭舞曲"或是"匈牙利舞曲"一樣!並不是只有拉威爾作的那一首才叫波烈露!而且也不一定侷限在交響樂的形式,像蕭邦就寫過一首鋼琴之作BoleroinAminor,OP.19.!只是拉威爾的那一首因為電影或廣告配樂常常使用所以知名度比較高罷! 「波麗露」是一種三拍子的西班牙舞曲,節奏慵懶而充滿官能美感。並不是所有作家寫的「波麗露」都能夠像拉威爾這首一樣,具有令人無法自拔的魅力。事實上這首具有催眠魔力的音樂,可以說是古典音樂史上的怪胎。起先這只是拉威爾管絃樂配器的練習,全曲不斷反覆一段完全不變奏的主旋律,只更動演奏的樂器組合而已。結果就像畫家的調色盤一樣,聽眾會驚訝單一旋律竟可以在管絃樂的魔法下,顯得變化多端。 尤其是拉威爾鬼才的安排樂曲由弱轉強、由慢而快的發展方式,使聽眾漸漸受吸引,壓迫感重的幾乎要令人喘不過氣來。拉威爾曾自嘲說:「我最滿意的作品可以說是『波麗露』,但它卻根本不是一首音樂。」– [波麗露舞曲介紹]   一九二七年,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託拉威爾譜寫芭蕾音樂,這就是《波麗露》的由來。這部是一部長約十三分鐘,不斷重覆同一旋律與節奏,但是音樂的氣氛與氣勢逐漸由慢達到高潮的作品,徹底改變幾世紀以來管弦樂曲的概念。首演後短短的兩個星期就讓拉威爾名揚全球。   小鼓輕輕敲出波麗露舞曲的節奏,弦樂撥奏輕輕和著,長笛獨自吹出主旋律的前半段,單簧管緊接著重複這個樂段,然後低音管吹出主旋律的後半段。這段旋律懶洋洋的且有點哀傷,但是有一股獨特的爵士樂風味。高音單簧管緊接著重複這個樂段。主旋律再度出現時,仍用類似的手法,不過這次用極少聽到的柔音雙簧管主導奏出旋律,隨後多種樂器組合以三種不同的調性奏出頗像管風琴聲音的效果。愈來愈多樂器加入演奏,音量也愈來愈強,長號吹出爵士樂裏經常出現的滑舌效果。鈸與鑼聲猛然一饗,樂曲的調性突然轉變,從C大調轉到E大調,把整首樂曲推向最高潮之後結束。   全曲建立在由兩個16小節樂段構成的主旋律上,素材如此單調,拉威爾卻用極出色的配器技巧,寫成一百絢麗多采的樂曲。 [拉威爾生平介紹] MauriceRavel   拉威爾 一八七五年三月七日 出生於法國西布瑞。西布瑞是位於法西邊境庇里牛斯山西端的小漁村。父親是傑出的工程師,這個瑞士裔法國人,在受僱於西班牙鐵路公司時,認識了一名美麗的巴斯克少女,後來結成夫妻。拉威爾出生後幾個月,全家從西布瑞搬到巴黎定居。拉威爾的童年過得很愉快,父母非常鼓勵他和弟弟朝自己的興趣發展。拉威爾的嗜好是音樂,父親讓他從七歲開始接受音樂教育。他父親和許多音樂家的父親不同,並不認為立志成為音樂家是走錯路,一八八九年就送拉威爾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就讀。   這年巴黎正舉辦世界博覽會,來自全球五十個國家的藝術家、科學家和工程師齊聚在巴黎。十四歲的拉威爾給這個展現人類黃金年代的盛會迷住了,各國文化也對他後來的作品產生深遠影響。   拉威爾身高僅 一公尺 半,頭部大得與肩膀並不相稱。為了彌補缺陷,他愛穿最時髦的衣飾,還蓄最時興的小鬍子。他和藹可親,卻有點孤僻,所以即使是非常親密的友人也不知道他真正的想法是甚麼。 參考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306030102126

發佈日期:
分類: 藝文展演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